藉消費抵扣泊車優惠引客入區

支持中小微企業發展是一個刻不容緩的社會問題。因為抵受不住壓力而結業的中小微企業,並不能以個別企業經營的失敗所能概括的,而是具有行業性特徵,反映了澳門整個中小微企業集體面對困難的普遍性。隨著澳門市民的消費習慣趨向北上,本地“截流”難度大,如何做好“開源”尤為關鍵。根據統計暨普查局最新資料顯示,2024年來自香港特區的旅客共有717萬人次,是除中國內地旅客外最多的境外旅客來源地,更是全年國際旅客的近三倍。這一數字彰顯了香港旅客對於澳門旅遊市場的重要性。尤其因為香港與澳門地緣相近、人緣相親,香港旅客的消費習慣與民生區中小微企業服務範圍高度契合。如何加大力度引流港澳客至民生區,對延續中小微企業可持續發展至關重要,值得我們集思廣益,進一步做好服務香港旅客、加大吸引他們來澳門的力度。

近期,政府考慮對港珠澳大橋東停車場設置收費上限,每24小時最高只收120元泊車費用。這一舉措對於選擇開車來澳的香港旅客而言,無疑是一大利好,有助減低他們來澳門的成本負擔。然而,我們也必須認識到,與直接派發消費券相比,停車費的吸引力度可能相對有限。香港旅客與澳門居民民心相近,對於“派發消費券”這種直接刺激消費的措施,其接受程度和喜愛程度相信會更高。一方面能吸引更多香港旅客使用該停車場,先消費後補貼的方式更可以刺激市場運作。

為此,我提出以下兩點建議:

一、建議政府考慮可在四至六月加推旅客消費優惠,期間實施大橋停車場泊車費獎賞計劃。通過推出消費抵扣泊車費的政策,鼓勵香港旅客在指定民生區域的商店消費一定金額後,可以憑消費憑證抵扣部分或全部泊車費用。這樣既能減輕旅客的經濟負擔,又能引導他們前往中小微企業集中的民生區域消費,從而促進這些區域的經濟活力。

二、建議泊車費抵扣計劃可進一步聯動“社區消費大獎賞”活動的範圍和力度。適逢今年澳門申遺成功20週年,更可進一步配合論區行賞的漫步路線,到指定地區可增加抵扣額度,有利引導遊客深入去到指定的社區觀光消費。

以上建議拋磚引玉,希望大家能集思廣益、一齊動腦筋,為中小微企業創造更多商機,出謀獻策。

關於 世平

崔世平博士: 現時主要擔任第十四屆澳門區全國人大代表、澳門特區立法會議員、澳門特區政府建築、工程及城巿規劃專業委員會委員、澳中致遠投資發展有限公司行政總裁等職務
本篇發表於 交通, 區域, 工商發展, 民生 並標籤為 。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