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中,2024大灣區科學論壇在廣州南沙盛大舉行,以中國科學院為代表的國家級科研機構將大量前沿科研項目及科技成果帶到大灣區。其中包括超過240項涵蓋空天信息、高端裝備與智能製造等六大領域的科技成果,旨在探求在大灣區的落地機會。這一舉動不僅表明中科院對大灣區科研環境的肯定,也彰顯了其在强化大灣區科研佈局方面的決心。值得一提的是,中科院過去與廣東省的合作已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共同開辦了多家研究院,爲推動科技創新與産業創新深度融合奠定了堅實基礎。
澳門作爲粵港澳大灣區科技創新走廊的重要節點,加快自身科技創新實力的提升對於整個大灣區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此外,自高新技術產業被納入推動經濟適度多元的四大重要發展產業之一,特區政府積極完善科技創新體系、優化創新發展環境,包括推出科技企業認證計劃、科技企業稅務優惠、人才引進制度等。這讓澳門社會各界逐漸意識到,科技發展就是多元發展的關鍵元素。對於澳門科技界而言,肩負以高新科技板塊支撑産業多元的重要任務,更是早已達成共識的。
因此,有鑒於中科院積極推進在大灣區的科研佈局,以及澳門有加快科技創新發展的迫切需要,在此呼籲特區政府主動與中科院洽談合作,共同在澳門成立研究院,一方面以此作為建設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的重要基礎支撐,另一方面藉此打破澳門長久以來,在專門從事科學探索、技術轉化的研究院方面的產業空白,加快本地高新技術產業的成長。研究院的合作方向則可按照國家所需、用好澳門自身對外開放程度高、社會包容性強等優勢,集思廣益,著力推進。
具體而言,澳門與中科院共建的研究院,可以圍繞以下三個方面展開工作:一是推動科技成果轉化與應用,結合澳門和大灣區的産業需求,引導國家前沿科技成果的落地和商業化進程;二是加强科研人才培養與交流,通過設立聯合實驗室、開展學術交流活動等方式,提升澳門本地科研人員的專業素養和國際視野;三是促進國際科技合作與交流,利用中科院的國際影響力以及澳門聯通“國內國際雙循環”的角色功能,吸引更多國際科技資源和項目落戶澳門至大灣區,加快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建設。
期待通過與中科院的深度合作,澳門的科技創新事業將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前景。並且,藉此團結包括科技從業人員在內的澳門社會各界力量,同乘科技創新驅動力的引領,推動澳門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為實現祖國建設科技強國的目標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