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民營經濟在推動國家經濟發展、促進社會就業、科技創新及改善民生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國家一直高度重視民營經濟的發展,並在政策層面持續釋放利好信號,習近平主席於今年2月主持召開民營企業座談會時的大力支持。不僅為企業帶來信心,也讓我們感受到中央政府對民營企業的高度關注與支持。
澳門的中小微企業佔企業總數超過九成,其就業人口佔總就業人口的四成以上。中小微企不但是本地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亦是穩定就業的關鍵支柱。歷屆特區政府在經濟範疇的施政方針中,都是以致力支持中小微企為重點,政府各部門攜手民間社團推動中小微企提質發展。例如,去年推出“商社通”服務平台、《中小企業援助計劃》、《企業融資貸款利息補貼》等等;疫情期間政府支持銀行業為中小企推出的“還息不還本”貸款計劃;近期“澳門餐飲業智能升級先導計劃”等活動,旨在幫助中小微企迎合經濟發展方向,實現轉型升級。
雖然,澳門經濟正穩步復甦,但非旅遊行業及民生區商戶的經營情況仍較為艱難,面臨市場需求不穩、經營成本上升、消費外流等挑戰。單純推動刺激消費措施只是短期之計,長遠而言,政府更需要起到“引路”的作用,讓本地企業明白政策的動向,在市場變化中找到自身定位。因此,除了短期扶持政策外,我們期望政府在優化營商環境、引導企業升級轉型方面發揮更積極的作用,為本澳中小微企創造更穩定的發展空間。
就此,本人提出以下建議:
一、建議政府相關部門進一步將治理能力和優化營商環境結合起來,加快推進行政審批程序的簡化、便利化以及提高整體電子政務的應用程度;並適時調整更多部門的服務到“商社通”平台,提高辦事效率,營造更加友善的營商環境。
二、建議政府考慮設立專門的產業升級諮詢部門,或為中小微企業提供資金和市場信息的支持,鼓勵企業主動向專業單位為自身營運情況把脈。一方面讓走在傳統賽道的企業,能更清晰評估自身、優化或轉型的可行方向,並為其提供技術支援、人資培訓、設備更新、管理優化等建議;另一方面,為選擇走上新賽道的企業提供市場動態信息,幫助企業減少試錯成本、少走彎路。希望借政府的力量起到引路作用,推動本地中小微企業加快提升競爭力。
三、在法制建設方面,希望政府參考日前中央政府正式出台的《民營經濟促進法》,研究制定“中小微企業促進法”,將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有機結合。